银穗财税集团旗下网站 新疆服务电话:0991-3822222

银穗曹有时:梳子与营销的哲学

作者:银穗集团 阅读:472 时间:2021-06-11

本文摘自《银穗财税》2013年期刊 作者:蓸有时


一滴水可以看到大海,一把梳子能够看到品牌精神的内在哲学!中国品牌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


关于那个营销员卖梳子的故事一直广为传颂——


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有销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要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就销掉了十来把。

第三个营销员销了百十把。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说,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您在每个庙堂的前堂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销掉百十把。

第四个营销员说销掉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好几千把。


最终最成功的是第四个营销员,因为他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开发了广阔的市场!当然,从这个故事中,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得到不同的感悟和启发。而卖梳子给和尚也成了一个产品营销的一个典型的考题!


如果,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能否找到把梳子卖给和尚的第五种方法?


其实梳子还可以这样卖给庙里的和尚——

很多香客去庙里烧香,更多是祈求佛祖保佑平安,或者有其他婚姻、生育、康复、幸福、快乐的请求。在很多人眼里,寺庙并不是和尚的居住的,而是佛祖、神灵常驻的圣地。

烧香许愿/还愿之后得到了心灵暂时的净化之后,香客们希望得到的是佛祖无处不在的庇护和保佑。最好佛祖能够承诺把平安、富贵等的内容写下来,这样每一名香客都会满意而归了!可是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不断的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和祈福也足够了。

所以,在寺庙里本来存在着这样的心理需求。对比以把赠品的“积善梳”卖给寺庙里的和尚相比,为什么不可以把梳子作为佛祖开光的见证和物质化的带有力量和灵性的护身符?告诉香客们这是经过在黄道吉日众多僧人共同诵读经书,并且同日佛祖降福,给与隆重开光的“宝梳”!寺庙不是香客每天都能光顾的,但是有开光过的梳子随身携带,佛祖的保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样一来,寺庙把本来作为不值钱的赠品梳转变成为给与香客保佑和力量的宝物,而且还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这样梳子成为给予香客更多保佑和平安的寺庙的延续性产品,而寺庙也得到了延续的香火赞助,两全其美!

所以,有别于累了梳梳头,或者是低于积善的感谢,把梳子事先开光,然后作为佛祖保佑平安的宝物卖给怀着虔诚之心而来的香客,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和精神安慰!这应该是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最高境界吧!


中国品牌,如何挖掘出自身的精神价值?


相对于国际成功品牌对于精神境界的挖掘,超越顾客满意度的无止境追求,国内的品牌大多仍然停留在所谓的知名度认知层面。每天从早到晚就是狂轰乱炸的电视广告,不懂得怎么去编制一个绝无仅有得美丽得故事去打动消费者!因此,中国的经济排名第六,而中国的广告支出却占到了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位!


在我们的灌输式的品牌传播中,我们付出的是真金白银的广告费,企图收获的是销量和利润!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公司和品牌只是成为了谋利的机器,没有任何人性可言!我们总是抱着索取之心,最终收获了什么样的回报?除了顾客的低忠诚度还有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价格乱战和口水、概念战。


但是品牌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施与和共鸣,激发起存在于顾客心灵深处久久寂寞的冲动,很多的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修养不高,对于品牌的理解不够,往往品牌成了一个仅仅谋利的工具,变得缺少人性。背离了品牌精神的品牌塑造,背离了基于对人和人性关注的造牌运动,必然面临消费者的疏远和摈弃!


台湾一位佛学大师说,对众生的慈悲之心能够在众生之中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这种慈悲心是爱心,是对于人性的根本的自信、尊严的关怀,有这样的大慈大悲、对于心智沟通的大智慧,品牌的成长基于众生的共鸣和培植,这样的品牌拥有众多的心灵的基础和支持,便有了自己的灵魂和精神!这样的品牌才能够获得生命和永恒!


中国品牌,抛开广告战,概念战,价格战,回归与万千顾客心灵的沟通和共鸣,才是品牌真正成熟的标志和开始


感谢你关注我们银穗

感谢您关注我们

长按保存图片或识别二维码即可